“润智·研究生论坛”第五期文献汇报笔记

来源:澳门新葡游戏发布时间:2017-04-11浏览次数:1336

    本次论坛分为三场汇报,分别是经贸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2015级研究生王倩作的《市场歧视对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文献汇报,政治经济学专业2016级研究生嵇欣欣作的《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文献汇报,以及受邀参加论坛的公司政府审计学社成员、审计学专业研究生王瑶瑶作的学社课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企业投资结构优化与去产能政策跟踪审计研究》汇报。

 

第1场文献报告题目:市场歧视对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

 

    报告人:王倩(2015级政治经济学专业)

    主评论人:秦杰,晁菲梦,王孝坤

    点评嘉宾:李想老师

    报告日期:2017年4月7日

    报告地点:敏达楼415

 

    一、文献背景

    男女不平等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重要表现就是性别工资差距问题—男性的平均工资高于女性。一般来说,性别工资差距可能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男性和女性的个体特征不同。例如,男性的平均受教育水平高于女性。第二,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受到歧视。它指的是即使男性和女性的个体特征相同,女性的工资还是低于男性。这两个原因对应的政策含义不同。因此,研究性别工资差距存在的原因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解决男女工资不平等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从而实现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平等。本次汇报的文献是葛玉好等人2011年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相关论文。

    二、主要思路与方法

    (一)主要思路

作者使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Urban Household Survey,以下简称UHS数据,在横截面上研究市场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时,本文选用的是UHS2000年的数据在时序数据上研究市场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变化趋势的影响时,本文选用的是UHS1988-2001共14年的数据。文章使用改进的MM分解法(Machado & Mata, 2005),从整个工资分布上,而不仅是平均工资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城镇地区的性别工资差距问题。具体而言,本文主要研究了三个问题:(1)工资差距在工资分布不同位置上是否存在不对称现象;(2)在工资分布不同位置上,市场歧视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是否相同;(3)在工资分布不同位置上,市场歧视对工资差距变化趋势的影响是否相同。

    (二)研究方法

    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步

    (1)对男女样本分别做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工资方程,选择的分位数区间是[2, 98],使用的解释变量是受教育年限、经验年限及其平方项,省份、行业和职业虚拟变量等等。

    (2)使用前步得到的分位数回归系数分别预测男性工资分布和女性工资分布。假设只有两个解释变量,这可以把男性工资分布表示为,其中为两个解释变量,为对应的系数,上角标m表示男性。同理,可把女性的工资分布表示为, 进而得到预测的性别工资比率(女性/男性)。

    (3)对分位数回归系数做反事实分析,即如果女性按照男性工资方程系数决定工资的话,性别工资比率会是多少,可用公式表示为,比较上一步的性别比率和本步的比率,便可得到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它与Oaxaca分解的后一部分相对应。

    (4)对个人特征做反事实分析,即如果女性个人特征跟男性相同的话,性别工资比率会是多少,可用公式表示为,数值为1。比较第(3)步得到的比率和常数 1,便可得到个人特征不同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它与 Oaxaca 分解的前一部分相对应。

    三、主要结论

    本文使用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反事实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城镇地区的性别工资差距问题,主要结论有:

    第一,性别工资差距在工资分布不同位置上存在不对称现象。从横截面数据来看,在工资分布顶端性别工资差距较小,在工资分布末端性别工资差距较大。从时序数据来看,在工资分布顶端性别工资差距越来越小,在工资分布末端性别工资差 距越来越大。

    第二,性别工资差距在横截面数据上表现出不对称现象的原因是,女性在工资分布顶端受到的歧视程度低,在末端受到的歧视程度高。

    第三,性别工资差距在工资分布末端越来越大的原因是,女性受到的歧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工资分布顶端越来越小的原因是,男性和女性个人特征方面(如受教育水平)差别越来越小。

    四、汇报点评

    这篇文章指明了性别收入差距问题最新的研究方向。无论是从时序数据分析,还是从横截面数据分析,都应该研究男女在整个工资分布上的差别,而不是仅仅研究他们在平均工资上的差别。在工资分布上研究性别工资差距具有更清楚的政策含义。对一个特定女性而言,她所关心的不是女性平均工资相对于男性低了多少,而是跟她同等条件的男性相比,他们之间工资差距有多大。

    个人认为,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可以继续研究以下方向:

    1.本文只是分析了市场歧视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并没有深入地分析市场歧视产生的具体原因,此外,解释变量有待进一步丰富;

    2.性别工资差异的研究,关于男性和女性在非认知技能和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以及两个特征的量化,是一个前沿问题(不过还是数据的可获得性问题);

    3.关于工资差异的分解方法,近几年文献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是Firpo(2009)年提出的非条件分位数回归。

    4. 后续的研究可以不仅仅局限在城镇地区,而是从全局的角度去研究性别工资差距问题,虽然农村地区的数据获取可能比较困难,但是农村地区的性别工资差距相对城镇地区的可能更加严重,因此从总体角度或者把城镇和农村加以对比进行研究可能是一个新亮点。

    汇报文献

    [1] 葛玉好, 曾湘泉.市场歧视对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6).

    [2] Firpo, S., N. M. Fortin, and T. Lemieux. Unconditional Quantile Regressions, Econometrica, 2009, 77(3):953-973.

 

第2场文献报告题目: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

 

    报告人:嵇欣欣(2016级政治经济学专业)

    主评论人:夏琪琪、刘凯敏

    点评嘉宾:李想老师

    报告日期:2017年4月7日

    报告地点:敏达楼415

 

    一、文献背景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指企业、政府、居民等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关系。近十年来,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居民部门的比重逐年下降, 而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占比逐年上升。这一变化是导致我国多年来投资比重过高, 消费低迷的原因。尤其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政策出台,使得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此成为探讨的热点。之前的学者已经关注到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并且对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认定上形成了两种主流的方法,一种方法是直接比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政府税收以及企业利润的增速与GDP 增速的关系;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测算居民部门收入占比。但是,这两种方法无法全面反映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也无法分析居民部门收入占比下降的原因。本次汇报的文献是白重恩等人2009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研究。

    二、主要思路与方法

    (一)主要思路

作者使用资金流量表作为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原因在于,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 资金流量表是唯一直接报告这三个部门可支配收入的数据来源。资金流量表记录了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住户部门和国外部门等五大部门间的收支情况。清楚明白的列式了各个部门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有利于分析各部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同时由于资金流量表的编制需要一定的假设条件,因此数据的可靠性可能存在问题,所以作者分别从其他的渠道找到匹配数据,对资金流量表中的数据进行验证,寻找出了更为合理的数据来源,并对资金流量表进行调整。最后作者用调整后的资金流量表,再分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而较为科学可靠的揭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趋势,得出研究结论。

    (二)研究方法

    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步

    (1)选取资金流量表,对各个部门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所涉及的收入项目进行界定,确定形成各个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主要项目。

    (2)在上述收入划分的基础之上,确定各个部门的收入占比计算方法,具体计算方法为,用i表示收入类别(i=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经营性留存)j表示部门类型(j=企业、政府、住户)。部门j在初次分配总收入中的占比(用aj表示)等于j部门在各类收入中的占比(bij)的加权平均权重为各类收入在全国初次分配总收入中的占比用ci表示

    (3)考虑到资金流量表的数据质量问题,分别用省际收入法和中国财政年鉴两个角度对劳动报酬要素和生产税净额进行了验证,确定数据的合理性。省际收入法下的劳动报酬和财政年鉴下的生产税净额可能更为可靠。

    (4)分别按照省级收入法和财政年鉴法下的生产税净额对原资金流量表中的数据进行替换,在按照各部门的收入占比公式进行重新测算。

    (5)分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换趋势,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三、主要结论

    本文使用资金流量表分析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导致居民收入下降的原因有哪些,主要结论包括:

    1、居民收入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劳动收入份额的大幅度下降;

    2、财产收入下降是使居民在初次分配阶段收入占比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

    3、再分配阶段不是居民收入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四、汇报点评

    这篇文章利用省际收入法GDP数据和财政收入统计数据调整了资金流量要素分配结构,定量分析了企业、政府和住户部门间的分配格局的变化及其原因,虽然研究结果确实如标题所示,居民收入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双重挤压,企业的作用可能更强。

国内学术界对于收入问题的聚焦由来已久,但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角度研究居民、企业和政府三部门收入占比的文献资料并不多,而此文便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尽管此文较为完善地对居民、企业和政府的劳动报酬、资本收入和生产税收入进行调整但是,对部门资本收入的讨论还有待进一步讨论和完善如土地出让金中有多少比例分配给政府和居民居民的租金收入如何计算在财富内等。

   

    汇报文献白重恩,钱震杰. 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2009,(5):99-115+206.

    参会指导教师:李想老师

    论坛值班助理与稿件推送人:2015级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王倩;2016级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丁春风